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經圳頭的桃園公車

此照片顯示的是1970年代的公車,其配備仍是老式的拉式下車鈴,快到站時拉鈴提醒公車司機,是已有些年紀的鄉民們才有的經驗。該車所行經的圳頭,為一典型的濱海聚落小農村,居民大多為土生土長的在地人,圳頭居民多以農為業,稻植稻穀或蔬菜,另外也有攔捕魚苗為生者。

大園工業區設立之後,吸引不少農村子弟棄農從工投身其中。桃園公車有條路線從大園至下古亭,行經圳頭厝(圳股頭17-2號)、頂圳頭(圳股頭17-13號)、戴厝(圳股頭30-1號)、坡腳(圳股頭34-4號對面)、陳厝(圳股頭40號對面)、福德寺(圳股頭48-1號),接送居民往來大園市區。

遷移,不論是為了居住還是工作,都需要交通工具,特別是大園地區對外交通不甚便利,本地和外地人於工業區內遷徙,也多靠這台老公車,它串接起大園內外的人群故事與生活記憶。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鄭巧君
  • 創作者
    圳頭國民小學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