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仙宮

水仙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圖為郭晋麟於2020年4月拍攝之新竹市市定古蹟「水仙宮」,位於北門街135號,與長和宮比鄰而居,中間僅相隔一通風小巷,主祀水仙尊王。

水仙尊王是夏代開國君主夏禹,即成語「大禹治水」中的大禹,為新竹北門地區郊商所崇祀的航海神。水仙尊王原奉祀於長和宮後殿,後因市街日漸發展,北門地區人口漸增,原奉祀的航海神已無法滿足人民的需求,故於1863年(同治2年)由附近舖戶共同出資,在長和宮左側拆除店屋,修建水仙王殿,3年後1866年(同治5年)建成完工。後於日治時期亦有修繕,日治時期全新竹市僅有三所廟宇沒有因皇民化運動而拆除,其中之一就是水仙宮。光復後於1978年為響應復興中華文化運動,而增祀文昌帝君,使得長和宮與水仙宮成為儒道佛合一的信仰中心。一般水仙共有五位,除了夏禹外,其他四位為伍子胥、屈原、王勃、李白,但新竹水仙宮獨獨奉祀禹帝,是此宮廟特別之處。1997年(民國86年)水仙宮再次修復,聘請彩繪大師潘岳雄參與修復工程,水仙宮門神即為潘岳雄所繪製,此次修復增祀關聖帝君。至於廟後方的文建大樓是在2009年(民國98年)新建落成。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十水仙尊王誕辰,是水仙宮最盛大的慶典節日,在地長輩說航海人在這天祭拜過水仙尊王後,便不再輕易下海,因十月過後北風增強,出海的危險大幅提高,在這個時節祭祀水仙尊王也有提醒的作用。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新竹市東區北門街135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808499125101168
所在地-經度
120.96505353061903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新竹市政府,〈市定古蹟簡介〉,《新竹市古蹟導覽手冊-風城》,新竹市:新竹市政府,2002。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