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塹舊城區商圈的變遷與發展

照片位於現今新竹市東前街,為郭晋麟於2020年4月拍攝。日治時期東門商圈大約涵蓋現今東門外東前街一帶、東門市場。

綜觀新竹市商圈發展,在1901年(明治34年)前,北門街至城隍廟一帶行郊商號數量遠高於其他地區,主要商業為雜貨店、布行、藥房、米店,如恆安泰/和成布店、源成/慶順/茶茂雜貨店,貨品齊全、種類繁多,加上北門口設有輕便車軌道起站,更帶來不少人潮,是新竹市重要商業區域。約於1930年(昭和5年)日治後期,新竹街(現新竹市區)總共有406家店舖,東門地區(含東門外、東門市場)高達178家,超過北門地區(北門外、北門市場)的105家,若不計算市場內店鋪,則東門地區122家、北門101家,東門商圈依舊為新竹街最熱鬧的商圈。

業種部份,食品、雜貨、農畜、水產等日常所需分佈於市內各地域,東門商圈主要為單價較高的衣物、鐘錶及自行車。新竹街1905年(明治38年)實施新竹街市區改正計畫,此計畫為都市計畫前身,特別針對道路和衛生環境做改善,帶動了東門地區交通建設,且對市街建築的高度、建築線、空地限制、構造強度等有所規範,其對東門地區發展應有深遠的影響。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新竹市東區東前街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804177
  • 所在地-經度
    120.967591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陳立臺,〈日治後期新竹市買賣業之研究(1920-1945)〉,《竹塹文獻雜誌》(第16期),2000。
  • 資料來源
    新竹市東區東門社區發展協會,〈買賣業的變遷發展〉,《老城市新文化‧穿越時空的東門》,新竹市:新竹市東區東門社區發展協會,2005。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80417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967591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新竹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東區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東前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