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70年前,農業試驗所魚池茶業試驗分所年報中,登錄之茶樹剪枝高度試驗結果。由照片中可看出本份年報為由人書寫蠟紙後油印而成。
魚池茶業試驗分所1952年(民國41年)之工作年報記載,以14年生Kyang為供試品種,進行茶樹剪枝高度試驗,三種剪枝高度分別為低型(每年剪低二寸約5公分連續三年)、原型(維持原高度)及高型(每年昇高二寸))等處理。本試驗歷時三年,按照本所標準法剪定。本試驗結果顯示,茶菁年產量以低型及原型較高型為高;茶樹伸育情形相差不大。
茶樹剪枝高度受品種、樹齡、氣候及土壤肥瘠之影響,大葉種茶樹以每年昇高二寸為準,樹勢強者可行淺剪,反之以深剪為宜。15年生以上茶樹,過高之茶園可每年剪低二寸連續三年即停止,徐徐整理至樹高2尺左右。維持原型(2尺半左右),每年同處剪枝切口癒合困難,枝條易枯,易形成雞爪枝,茶芽變小茶質降低。高型者(4尺以上),採摘不易,養份輸送緩慢,茶芽易硬化,生長停滯樹勢難維持。
當年小量印刷,都事先在鋼板上以蠟紙書寫筆書寫於蠟紙上為版,稱為刻鋼板,然後再以手或油墨印刷機印製,相當不便。刻好的蠟紙版如需修改,可以用帶有溶劑的蠟液塗平後再書寫,或用火柴點火溶解蠟紙上之蠟,使字跡消失後再書寫,非常有趣:但後者有時會造成很嚴重之失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