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樹更新與施肥効果試驗-對產量之影響

圖為69年前魚池茶業試驗分所年報中,登錄之茶樹更新方法及施肥効應對產量之影響之產量成績。由照片中可看出本份年報為由人書寫蠟紙後油印而成。


魚池茶業試驗分所1953年(民國42年)之工作年報。茶樹經多年栽培,樹勢漸衰老,枝條枯凋,產量減低甚至枯死,如何使衰老茶園回復生機,使茶園達到理想產量,則有賴茶樹之更新。本試驗探求茶樹更新方法及施肥効應以供栽培參考。

供試品種:Assam-Jaipuri;更新方法分台刈地面(茶樹根基與地面接觸處為主)、台刈2寸(離地面2寸)、中刈高度約15~18寸三種,肥料量分多量區、少量區及無肥區三種處理,三要素以5:1:3.1計算。

茶樹更新方法對產量影響很大,經2年試驗結果,中刈區較台刈兩處理產量高,台刈2寸又高於台刈地面,施肥效應以中刈區較顯明,產量多量區 ﹥少量區 ﹥無肥區。魚池茶區許多茶園亦面臨衰老問題,茶園更新恢復樹勢有其必要性,茶樹更新前應加強肥培管理,剪枝深度視樹勢及天候而定。

當年小量印刷,都事用蠟紙在鋼板上刻字為版,稱為刻鋼板,然後再以手刷油墨或用油墨印刷機印製。刻好的蠟紙版如需修改,可以用蠟液塗平後再書寫,或點火溶解蠟紙上之蠟,使字痕跡消失後再書寫,非常有趣。刻鋼板油印大致使用到民國70年代初期。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曹碧貴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5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