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69年前魚池茶業試驗分所年報中,登錄之茶菁採摘方式比較試驗時,正常採摘方式與掠奪式採摘方式間,樹高與樹冠幅之變方分析比較。照片中可看出本圖為由人書寫蠟紙後油印而成。
本分析刊載於魚池茶業試驗分所1952年(民國41年)之工作年報。主試驗是觀察與一心二葉標準採摘比較下,過度採摘(即掠奪式採摘或稱強盜採摘)對茶樹生育及產量之影響。
試驗結果顯示,過度採摘全年採摘次數達20次以上,標準採摘為15次,但二者產量差異不顯著,在茶樹樹冠伸張及生長高度上均以標準採摘顯著較優。過度採摘會抑制茶樹生育,若長期過度採摘,將嚴重影茶樹生育,不僅產量降低,亦會影響製茶品質。春茶過度採摘,對下一季茶菁產量及品質影響很大,故春茶採摘應適度留葉,對茶樹下一季產量及品質提升才有助益。
當年小量印刷,都事先用蠟紙在鋼板上刻字為版,稱為刻鋼板,然後再以手或用油墨印刷機印製。刻好的蠟紙版如需修改,可以用蠟液塗平後再書寫,或點火溶解蠟紙上之蠟,使字痕跡消失後再書寫。依據茶業改良場前場長陳右人表示,他在服役時(1981-1983,民國70-72年)擔任文書官,發公文文量大時,仍使用此種方法印刷,但其後因列印機與個人電腦普及,就很少見,亦即刻鋼板油印大致使用到民國70年代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