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頭頸紅色橫斑較不明顯,翅面灰黑色的黃紋紅頸斑蛾(如圖)。這隻黃紋紅頸斑蛾與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其他茶區見到的頭頸具紅色橫斑,翅面灰黃色,緣毛灰黃色的成蟲略有不同。
黃紋紅頸斑蛾( Arbudas submacula )又名灰斑蛾,雖非茶樹之主要害蟲,但若茶園疏於管理,讓其幼蟲入侵,又不即時作防治,不久即可見到成熟葉的葉肉遭啃食,變成坑坑洞洞的樣子,因其主要危害成熟葉,故容易被忽視,幼蟲大都棲息在下表皮以啃食葉肉為生,當成熟葉之葉表出現啃食現象時,適當加以防治,即能有效控制幼蟲危害持續發生。若放任不管,全株葉片遭嚴重啃食,最後將影響茶樹生長。
本害蟲危害茶樹初期,只見葉片有幼蟲啃食痕跡,但不易見到其幼蟲,當危害嚴重時翻開葉背,會見到扁平的綠色幼蟲,將較大隻的幼蟲取回辦公室餵養觀察,發現快結繭的幼蟲體長約1.2公分、體寬約0.3公分,幼蟲從結繭到羽化約3週左右時間,成蟲體型很小。
黃紋紅頸斑蛾是台灣之特有種,其實非常少見,一般是在森林或樹林內出沒,很少發現在經濟作物上活動,所以並未明顯被列入經濟害蟲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