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2016年「竹塹社區微旅行─新竹市東區之美」計畫,為源珍醬油,位於興竹街與西大路交叉處。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全臺的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蕭條。1948年,居住在竹蓮寺附近的沈澄沂認為家家戶戶的生活都脫離不了飲食,因而決定創立醬料業,開始醃製各類的醬菜與製作豆腐販賣。
源珍醬油的釀造技術源自日本,是沈澄沂經由日本教授口授與書信往來傳授,一而再、再而三不斷修正與調整技術,研發出來的好味道。歷經最早期由「販仔」批發,帶著一桶桶的木桶挨家挨戶沿街兜售,到傳統雜貨店與南北貨商家的銷售。二代經營者沈徹雄在回憶父親創業的動機時說道:「那時候我才約莫四歲吧!一大清早,天微微亮,我父親就叫我起床出門,趕著搭火車去南部,一整路我都在半睡半醒的狀態。回程,我們搭著當時火車用來載運貨品的車廂回新竹,回到新竹時夜已經很深了,而爸爸的身上多了一大包用麻布袋裝的黃豆。就為了那一袋黃豆……我到現在依稀還能聞到那袋黃豆的豆香味。」
近年來源珍醬油開發了超商與賣場通路,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新竹城隍廟前的小吃,無論魚丸、肉圓或是肉燥飯,都有源珍醬油參與其中。知名的罐頭食品廠、許多大飯店與餐館也指名使用源珍醬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