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七娘媽成年禮

照片取自2016年「竹塹社區微旅行─新竹市東區之美」計畫,為鄭煥堃所拍攝,為祭拜七娘媽的情景,位於竹蓮寺。

七娘媽又稱「七星娘娘」、「天仙娘娘」,傳說中有人說是北斗七星的配偶神,也有人認為是指包括織女在內的七仙女,又稱「七仙姐」或「七仙姑」;在閩南人的傳說中,七娘媽是織女的姊姊們,因同情牛郎、織女的遭遇,因此暗中保護他們的兒女健康長大成人,被視為兒童及青少年的保護神。每年農曆七夕為七娘媽生日,民間信仰七娘媽者,當家中孩子成長到虛歲16歲,便會在七夕黃昏之時,以紙糊七娘媽亭,準備菜餚、黃豆、鉛錢、金紙以祭拜七娘媽,以示成人,代表「做十六歲」轉大人之意。

原本「做十六歲」祭拜七娘媽的儀式是在家門口舉行,後來隨著都市化,漸漸改集中在竹蓮寺祭拜。近年來由於政府的支持與推廣,是北台灣年年唯一依循古禮舉辦七夕成年禮的廟宇,拜七娘媽成為新竹市一年一度的盛事,以傳統與現代文化融合的活動過程,創造這份特殊的記憶。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資料來源
    竹蓮里長鄭煥堃訪談,2020;楊欣蕾,〈兒童的守護神─七娘媽與床母〉,《宗博季刊》,2001;黃麗華、許光麃、潘莉君,〈臺南七夕做十六歲活動起源、儀式內涵及轉變之研究:以2011年活動為例〉,《身體文化學報》,2013;新竹市政府,〈輭轎腳・轉大人 由來與介紹〉,「2019新竹市七夕成年禮‧青春16獻禮」官網,取自http://www.chengfu868.com/event/2018CL/intro.html;新竹市東區區公所,〈竹塹社區微旅行─新竹市東區之美計畫」南區百年產業巷弄文化探討黑金町一日遊活動〉,2019,取自https://dep-e-district.hccg.gov.tw/ch/home.jsp?id=10128&parentpath=0,7。
  • 所屬族群
    閩南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自然人或法人名稱:郭晋麟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