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民國84年茶葉自動精製選別之作業流程

本照片為茶業改良場邀集有關單位協商討論,規畫確定精製及色彩選別系統的項目規格性能與作業之流程圖。

19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民國70-80年代),機採茶檢梗由手工轉成簡稱色彩選別的光電色差選別系統。因此茶業改良場於1995(民國84)邀集有關單位協商討論,規畫確定精製及色彩選別機的項目規格性能與作業流程(如圖所示)。

經討論後認為色採選別系統,應具備有1.立式輸送機一台;輸送能量30kg/hr2.枝梗切斷迴篩機二台;作業能量150 Kg/hr3.風送機一台;輸送能量12 m3/min,色彩選別機二套;主機選別能量120 Kg/hr;副機選別能量30kg/hr,斜面輸送機一台;可調傾斜角度20~50度;茶葉輸送能量200 Kg/hr。並由名間鄉農會協助設立精製選別一貫作業自動化示範工廠,提供茶葉業者觀摩與技術訓練之場所,並利用此套設備於進行試驗研究外,針對需求進行茶葉的精製選別作業。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振厚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臺灣省茶業改良場1995年報。pp.106-119.
  • 時間起
    199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