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茶業改良場於1985-91年(民國74-80年)執行「坡地茶園機械化作業規畫研究與作業機械之研製改良」執行第4年時,所獲得之茶園耕作標準作業耗時表。
由於臺灣地形的關係,茶園大部分位於山坡地,其種植、除草、噴藥、施肥與採茶等管理作業皆以人工作業為主,對於目前農業人力成本日益提升的狀況下,以機械化取代人工作業是必要的趨勢。
有鑑於此,於1985年(民國74年)7月至1991年(民國80年)(本年為第4年)完成茶業改良場與輔導新埔鎮坡地新植茶園機械作業,尤以動力噴霧機除草作業時間105小時、雙人式採茶機作業時間170小時,(春夏秋冬計9849kg)。
本研究與測試後主要改良項目與建議如下:坡地茶園噴藥機構上,雙鼓風機、出風口向可調式噴藥機構,可附裝於坡地多用途作業機後承載座上,進行茶園噴藥;將三聯式空壓機裝置在多用途作業機後承載座上,並裝設300L的玻璃纖維藥液桶進行茶園深層施肥;引進台大農機氣動鋏剪,使用氣源壓力在8 Kg/cm2以下,可修剪1.5公分直徑茶樹枝條,效率每次約1秒;附裝坡地多用途作業機承載貨物機構規格為126*100公分,邊板高20公分,載貨量可達30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