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茶業改良場於1976年(民國65年)執行「半醱酵茶製造機械化示範計畫」時,補助兩家茶工廠機械之購置表。
製造機械化可提高製茶能量、節省人工、降低加工成本以增加茶農收益,並改進產品品質及衛生以穩定工廠經營與發展,茶業改良場於1976年(民國65年)為加速促進本省半醱酵茶製造機械化,在上半年完成示範茶廠的初選與複選,並在六月底選定臺北富山共同製茶廠和苗栗東昌共同製茶廠合作,作為計劃兩個示範茶廠,目標為以機械全面代替手工方法以增進產銷,計劃在下半年分為資金、機械購置、人員訓練幾個面向來執行。
在資金面向上,補助茶廠購置機械資金的40%,兩茶廠需分別再出配合款27與30萬元,但實行時發現茶廠因配合款的金額較大,經營者在初期資金週轉與經營較困難,導致計劃進度稍受影響。
在機械購置面向上,順利完成協助茶廠購置、建造與安裝共兩套可大量生產達300公斤/小時的一貫作業機械。,
在人員訓練面向上,舉辦半醱酵茶相關講習課程共37小時,輔導臺北、苗栗縣政府、大湖鄉公所和兩示範茶廠相關14名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