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劉添進導覽東西社

本段影片是2020年(民國109年) 由于文正於苗栗後龍所拍攝,影片主題主要是由劉添進帶領做社區導覽解說。

由於劉添進曾在訪談中自然地談到若干在地地名,這些並非會出現在一般地圖上的地名特別具有在地文化意義,因此特別請他替我們導覽社區,並且介紹牽田祭時所設的四個城門位置。

首先是從他家的公廳:彭城堂開始,劉添進說過去三大節(端午、中秋、過年)家族成員都在此地祭祖。目前劉添進所住的房子大門開口已經改過(朝向道路),先前的三合院開口與現在房子剛好相反,由於三合院出入不方便,房子間距離也小,他還記得阿公出殯時棺材甚至無法抬出。在西社部分他先介紹解姓平埔鄉親居住的位置,而靠近慈安宮都是「販厝」,是外來購屋遷入的人居住,西社的媽祖廟除與東社紫雲宮輪流辦理牽田祭外,比較重要的就是中秋、進香還有媽祖生日。流經西社、東社的水圳在日本時代便有,現在都改成用水泥做檔土牆,但他還是小孩的時候水圳邊都是種竹子,水圳上方是新民里,下面則是復興里。由西社通往復興里的道路上跨越水圳有座小橋,在新港社辦理牽田祭時會設一座城門,另外用來象徵新港社範圍的還有三座城門,分別在水螺腳、水境、萬善廟等地各有一座。以前新港社周邊都有竹林,劉添進聽老人說,早年若未經允許進入新港社,也是會被砍頭。西社通往東社的水圳旁有一座秀才墓,鍾登雲秀才,是新港社在清朝時功名最高者。後方可見老人福利服務中心的大樓,劉添進表示該處最早是一個日本宿舍,根據耆老林玉蘭表示臺灣光復後,此地一度曾經是國軍的軍營,後來也做過幼稚園、教堂,民國89年才改建成老人服務中心。

公館埔市場是早年新港社的市集,沿著正對市場的道路尾端是新港派出所,早年的港口就在沿派出所方向往前後龍溪邊。水螺腳通往東社的道路在牽田祭時也會設一個城門,水螺腳這一帶也有劉添進家族的土地,現在已經賣給建材行,僅剩一小塊。在東社水門附近可以明顯看到地形上的落差,下方是下崁、上面則是崁頂,崁頂部分住在劉姓、鍾姓還有林姓的道卡斯族人,劉添進自己家族分佈在下崁。

牽田祭中另一個城門則設在東社最角落,萬應祠的下坡,通往校椅里的路上,這裡當地人稱為水境,這是劉政鴻擔任縣長時整建成目前的親水公園。最後一個城門設在新民里與埔頂里交界處,在萬善廟、萊爾富超商前,以中心路為界,另一邊就是西社,劉添進說小時候因為西社戶數較少,大家覺得荒涼都不願意過去玩,牽田祭所設的四個城門,其實西社是在城外。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于文正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4
  • 資料使用語言
    國語、台語
  • 媒體類型
    影片
  • 地點
    拍攝地點
    苗栗縣後龍鎮新民里 (120.8147178, 24.613344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