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張照片是由旗後往高雄港哨船頭方向拍攝,一名老翁戴著傳統斗笠,坐在港邊悠閒的釣魚,看著一艘作業船拖著小船,緩緩的駛入港口,遠方的柴山上,猶可見英國領事館官邸座落著在打狗山上。照片中央處拖船正後方則可見當時未改建前的鼓山魚市場。
高雄港是由最初的天然潟湖海灣,逐步建設發展而形成今日的規模,也是讓高雄這座港灣城市蓬勃發展與對外進出的重要門戶。1864年打狗港開港,英國在旗後(旗后)地區設立了海關,打狗至此從漁村躍居成一對外貿易口岸,打狗港也因為當時的南部第一大貿易港安平港淤積嚴重而逐漸取代其地位;經過日治時期多階段的築港工程,奠定了高雄市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由於日本官方積極建設,高雄港成為臺灣南部重要的貿易港口;國府來臺後,隨著高雄發展成重工業城市,高雄港一度成為全球第三大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