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鋼筋娃娃的琵琶》宣傳單

此件為《鋼筋娃娃的琵琶》宣傳單,這部作品為繼團員溫吉興《吉興的葉子》後,臨界點劇象錄第二次之團員作品呈現。創作者為林文尹,當時他才18歲,2020年的今日,他仍活躍於台灣劇場圈。此作品之所以命名為《鋼筋娃娃的琵琶》,是田啟元依據創作者林文尹的個人特色所取:18歲的小娃兒,創作出來的作品質感卻如鋼筋ㄧ般堅硬,更衝突的是,還加入了琵琶行!


演出形式為林文尹的獨角戲。上半身穿深色唐裝,胸部卻隆起,下半身圍著一襲布裙,似男非男,似女非女。當時僅18歲的年輕創作者林文尹企圖用雌雄同體之外型,對社會世俗對於性別的諸多刻板價值觀進行質疑。創作動機為在學校時,曾和同學進行性別議題的辯論,同學們表示出生時的性徵就決定了一個人的性別,文尹則辯駁「男人也可能有女人心」,沒想到卻引來同學的否定。


如今不論是科學上的辯證或是人文式的研究,都在在證明了除了「生理性別」還有「心理性別」,性傾向也並非單純的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性別的概念具有多元豐富的展現方式,並且與各種文化息息相關,小小年紀的高中生,或許在創作時並沒有如此完備的理論依據而進行創作。然而,身為藝術家對於生活與社會的敏感體察,在1994年的台灣台北,造就了一個具有當代觀念的「酷兒」作品。


傳單背面可見劇團提供借宿服務,臨界點劇象錄創團之精神便是希望能提供演員一個如家一般舒適的場所,可以在這裡進行排練與創作,現在劇團提供觀眾借宿一宿的型態已不多見。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臨界點劇象錄
  • 取得方式
    獲捐
  • 管理者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
  • 別名
    022
  • 副標題
    900-022-B001
  • 撰寫者
    林哲立
  • 創作者
    臨界點劇象錄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創作時間
    1994/06/2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節目單及節目冊及DM
  • 存放位置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室
  • 材質
    紙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