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興的葉子》為溫吉興自導自演的劇場作品,並以肢體為主軸,語言、劇情為輔,發展而成「肢體劇場」。創作動機來自於企圖解決肢體與心理能量之間時有無法合一的狀況,加上創作者本身在先前於「甜蜜蜜」及「人性空間」進行過全裸之戲劇演出之經驗中,發現自身對這種表演型態情有獨鍾,並在演出後有突破、解放之感,因此決定繼續探索自身的肢體。此次作品之創作素材,為溫吉興前往蘭嶼尋找靈感時,得知了一個關於日本兵於蘭嶼所發生之傳奇故事,並以此為靈感,結合近年所受的表演法,如舞踏、接觸即興,以進行創作。本創作,為溫吉興根據自我之興趣與對於如何解決表演方法之探索,藉由故事與自身所受之肢體訓練,去向內探索何謂自身的身體,以及如何使用。企圖達到一種「誠實」、忠於自己、身心合一之演出狀態。
此次溫吉興並非由寫實框架下出發,而是運用特殊的造型、陰森的舞台去創造鬼魅印象,並於內心刻劃出許多畫面與意象,再用肢體表現,如:將自己想成「一個戰後流落荒島的日本兵」、「身體被打爛而懸於枝枒上的鬼」、「死亡後寄居於樹芽與草苗中,等待春天到來.....」。藉此挑戰肢體將內心世界外顯化而幾乎除去語言的可能性。
舞台設計使空間具有禮魂氛圍與儀式感,舞臺上有兩處混了玻璃碎屑的土堆、一排牙齒模型、白色蠟燭與銀色燭台,白色蠟燭在傳統禮俗中被稱為「陰火」有招魂性質,而如祭台的擺設,則連結溫吉興之鬼魅意象,彷彿一場招魂大典,召喚創作者心中無法正視之陰暗面。
《吉興的葉子》或許能視為溫吉興對於自身如鬼影隨行的那些,遭壓抑無以名狀的負面感受:無論是家庭背景所受之性格影響、表演與心理無法合一的瓶頸突破、甚至更多無法知覺卻潛在意識冰山中之負面能量,透過「招魂」、「自虐」、「毀壞」、「剝落」、「修復」、「重生」,而得圓滿。
有觀眾納悶,並提問:「為什麼你自己玩自己?要我們來看?」而透過此場演出,或許我們能看到一種萬物與眾生之間的循環,而此共性與原型,便是創作者自身與眾生、作品與社會之連結。
演出內容具有些微自殘性質,但是創作者表示透過肉體上的苦痛與令人戰慄之恐懼感,能達到精神上的刺激,而這個作品如儀式般,將他的內在衝突獲得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