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園耕作法改良淺說(農民淺說-茶推02)

  照片主題為「茶園耕作法改良淺說」手冊之封面。

  臺灣之地理位置由於氣候溫暖,雨量均勻,適合茶樹生長,並於山區中亦有原生山茶的生長,但此原生山茶與目前臺灣主要生產的茶葉是不同的,現在主要生產的烏龍茶、包種茶、綠茶等的茶樹品種,皆由二百多年前大陸移民自福建帶來的閩南品種,首先種植於北部的地區如瑞芳、深坑、石碇等地。由此可知,臺灣茶樹的栽培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對臺灣農業來說是個很重要的產業。

       於1972年(民國61年)時當時的臺灣省茶業改良場編輯本推廣手冊,內容包括了茶樹品種、茶樹栽培、茶樹病蟲害防治等,資料豐富是當時茶農及為重要的茶樹栽培參考手冊。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茶園耕作法改良淺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桃園,1972。
  • 撰寫者
    黃校翊
  • 創作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7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