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為1971年(民國60年)從日本引進臺灣的電動單人式修剪機,其電動單人式修剪機可分解成三個部分說明:
1. 電瓶:供應電動修剪機之電力。
2. 電源線:因為電瓶過於笨重,故電瓶會放置於定點,利用電源線傳送電至電動修剪機。
3. 電動修剪機:用於修剪茶樹。
茶樹屬多年生作物,種植後可維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但如果任意茶樹生長,茶樹不加以修剪,會使茶樹樹型日漸高大,分支稀疏,除了造成採摘不便外,茶芽密度也無法增加。
但當年電動單人式修剪機在沒有繼續使用,主要是電瓶且重量重,續航力也不夠,還需電線送電,充電也需要時間,使用上相當不便,故逐漸被引擎式修剪機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