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57年(民國46年)竣工,位於高砂公園內重新整修後的主普壇,主壇三層,不設附壇。之前,在同址附近搭建臨時性竹架主普壇(1924〜1926),因1926年(昭和元年)林姓主普期間被颱風吹倒,故1929年(昭和4年)改建為固定性鐵筋混擬土三層建築。
二次大戰末期,主普壇遭美軍轟炸,不堪使用。各宗親會代表配合政府重新規劃整頓高砂公園,乃成立「基隆市主普壇修建委員會」,公推張福進為主任委員,討論修建;最後決定經費由參與輪值主普的十一姓各出一份,聯姓會合出三份,共同興建,於1957年(民國46年)竣工。唯1971年(民國60年)間政府修築麥帥公路(今中山高速公路基隆至台北路段)後,每當祭典期間,往往造成交通阻塞。故市政府決定在中正公園興建新的主普壇;新的主普壇外貌除三層樓主壇外,兩旁各設附壇一座,與原先竹木搭建的主普壇類似。又新的主普壇配合政府復興中華文化,於1976年(民國65年)改名為「基隆文化館」;2008年(民國97年)配合政府指定登録鷄籠中元祭為重要民俗國家無形文化資產,一樓布置為「中元祭祀文物館」,陳列介紹鷄籠中元祭之緣起、活動內容以及相關文物。
至於高砂公園內的舊主普壇,所有權為吳清吉購得,建物於1995年(民國84年)拆除,興建樓高12層的「吉興商業大樓」(今忠四路13號),社團法人主普壇管理委員會分得第11、12層。又2014年(民國103年)文化部指定「社團法人主普壇管理委員會」為鷄籠中元祭保存團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