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1970年代蒸菁綠茶廠情景,是將採摘後茶菁品質較佳作為蒸菁綠茶。
1970(民國59年)以後北非珠茶市場大幅萎縮,適逢當時日本靜岡蒸菁綠茶不足國人所需,因此大量來台採購蒸菁綠茶,綠茶成為當時出口日本之鼎盛,全盛時期出口量為1,3000噸,當時大小綠茶場高達300家。
工人將稍做萎凋的茶菁,以輸送帶的方式投入日本發明連續式蒸汽機內,進行蒸菁作業,蒸菁綠茶必須維持蒸氣溫度,溫度若降低,蒸菁時間長,茶葉易黃變在揉捻時即易紅變,蒸菁綠茶品質為水色杏綠,葉底美觀,具有特殊之蒸香為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