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林永松創作的對話壺。材料方面選擇苗栗土,成型方式以拉坯與陶板結合,釉彩以鈉長石鋯白釉掛銅綠釉1230度氧化燒成!金色的部分,考慮到若燒金水則銅綠這一個配方經過2次燒成顏色易變成黑色,所以後來以金箔取代。
作者說到,記憶中的童年,甜甜圈是當時小女生頭髮編札的形制也是孩童的國民美食。而中國歷代的傳統陶瓷器形如天球瓶、膽瓶、梅瓶 ...... 線條之美都是作者鍾愛的。 如何將這些造型做結合是當時做"對話"這件作品的初想.,以甜甜圈製成壺嘴,壺把與壺鈕考慮清洗與放置茶葉的功能性而選擇梅瓶造型當壺身。如何將這兩種看似不相干器型做結合(20幾年前也曾經以甜甜圈發展的壺型製成"環環相扣",當時壺鈕與壺把與壺嘴各自獨立,而對話這件作品試圖讓壺嘴、壺把、壺鈕做連結),確實對作者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壺把與壺嘴的兩邊更只有單點固定,極易變形,增加燒製的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