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清淵作品-謙虛壺(斜角壺)

西元2010年(民國99年)創作完成。以手拉坏、注漿成型,使用台灣苗栗土為媒材,以瓦斯窯1230℃還原燒成,適合用於沖泡烏龍茶類。作品規格:長 13   寬 9  高 12  (cm)。本壺的設計刻意在壺身形成斜角,在茶道進行中永遠無法填滿,象徵著實踐傳統美德的進行式。經還原燒所散發出的鐵斑更增加這件作品質樸之美。
以手拉坯與注漿成形的作法,用苗栗土以瓦斯窯 1230℃還原燒成,很適合拿來泡烏龍茶。從雕塑的角度出發,打破傳統茶壺的對稱性形式表現且高度符合人體工學的使用機能。企圖透過雙手身體力行的狀態下,連結與陶瓷材料的對話中,尋求一個平衡點,以器物燒成後的狀態來塑造出一個具備成裝功能之特殊場域〈配角〉;提供使用者產生創意與創作的平台來驗證和經營盛裝的可能,亦是尋求盛裝物〈主角〉與器物的最佳連結現象。 茶道的進行,茶壺的角色扮演與茶湯的分享,亦如孕育大地的自然母體與人類分享著無盡的資源為人作事不自滿為傳統美德。

茶道的發展形成脈絡,在早期的中國與日本逐漸梳理出風格各異的美學。臺灣茶道的特色的建立亦根植於中國與日本的影響。但臺灣壺卻能跳脫傳統與機能的束縛,將陶瓷材料的美、成形技法的多變和燒成結果的豐富性,在當代藝術創作性執行與傳遞藝術理念的自由氛圍中,建構出臺灣當代人文與藝術中極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清淵
  • 創作者
    張清淵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