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影片為2018年11月12日,風不動影像工場採訪《科學月刊》成員劉廣定的訪談節錄,主要敘述《科學月刊》的叢書出版合作。
劉廣定為臺灣化學家,曾任「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董事長,現為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科學月刊》於1970年創刊時,最主要目的就是從事科學教育並推廣科學新知,因此除了編印雜誌外,也籌設出版部,翻譯、出版了不少大部頭的科學叢書,期望將科學知識更有系統的傳遞出去。然而,叢書高昂的印製費用,卻導致雜誌社一度陷入財務危機。
因此,《科學月刊》本身投資印書的計畫也就不再進行,一直要到1981年,透過王亢沛牽線,才與正中書局合作出版了60冊「學生科學叢書」,並以叢書稿費購置了專屬的辦公室。
到了1988年,在郭允文的引薦下,《科學月刊》負責編印國科會的「重點科技簡介叢書」,再次從事科學叢書出版的工作。
最後,於2011至2014年間,《科學月刊》與臺灣商務印書館合作,將曾發表於雜誌上的科普文章,按照學科編輯成冊,出版了25冊「商務科普館叢書」。
總的來說,《科學月刊》之所以會持續與其他單位合作出版叢書,一方面當然是想呈現過去在科普領域上的積累與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科學教育與科學知識的推廣,除了科普雜誌外,科學書籍也是很重要的媒介。甚至比起雜誌來說,書籍由於本身較不具時效性,可以流傳的時間與範圍更廣,影響也更大。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