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於臺北捷運北門站的臺北城北門與機械局想像本之繪本,可以看出當年臺北城北門及其甕城之狀況。臺北城起造於西元1882(清光緒8)年,完工於1884(清光緒10)年,是最晚興建的中式城池,遠比大稻埕開發年代晚。臺北建城時的建材,尤其是石材,是以船隻由淡水河連接護城河的河頭溝,運到建城地點。河頭溝後來也成為大稻埕茶葉出入的重要水道。本圖顯示雖有繪出臺北城護城河,但規模太小,且缺漏河頭溝。城外有接官亭,以及劉銘傳巡撫設立的機械局,與鐵道之示意圖。1904年日據時期拆除臺北城牆,保留北門、東門、南門與小南門,但後來只有北門維持原貌。北門以北臨淡水河的區域,即為大稻埕。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