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茶22號育種過程中之單株(個體)選拔試驗之照片。茶樹種子播種產生的茶苗,即使來自同一父母本,生長狀況差異也很大。本批茶樹個體,雖然具有相近的血緣,但由照片中,可以看出株間的差異很大。
參與茶樹育種的單株(個體),大多來自刻意選用特定父母本後,進行雜交取的種子,再播種而得。這些個體,在苗圃階段,淘汰過於瘦弱,或明顯不適用者,就可以種在試驗圃中,進行單株(個體)選拔試驗。
進行個體選拔時,每一個體採單株種植為主,為使單株能發揮其生長能力,行距採1.5-1.8公尺,株距採1公尺(一般正常茶園採0.4-0.5公尺)。行長較短之試驗圃,行之兩端種植對照品種,通常為父母本與(或)主要栽培品種;行長較長時,通常每20株個體,即須種植一組對照品種。種植後採較不集約之管理,以測試期對環境與病蟲害之耐性,前三年培育樹形,後三年針對有潛力者,採茶季量與測試製茶品質,以後三年之產製資料,及期間之生長特性,作為選拔之依據。通常會淘汰超過95%之個體,其餘未淘汰者即編號成為新品系,以進行下一階段之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