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以壓條苗種植之青心柑仔茶園。青心柑仔茶區是目前仍有部分農友堅持使用壓條苗之茶區。
壓條繁殖是最早使用的茶樹無性繁殖方法,但繁殖倍率偏低,1960年代(民國50年代)起,茶業改良場經一系列研究,建立完整茶樹扦插繁殖法後,及很少使用。但卻是一種植得保護之繁殖技術。
壓條繁殖時,會先選擇優良的母樹,在前一年先行深剪,俟新生枝條成長成熟後,在於春季將母樹枝條牽引與扭轉至地面固定,再以土壓埋其上,待枝條發根後,再自母株切離,使成獨立植株者。
茶樹壓條法為所又無形繁殖法成功率最高的方法,具有發根迅速,成活率高,且管理方便等優點。但因壓條繁殖倍率不如扦插繁殖,且效率不佳,一株母樹無法壓製超過20-30株以上的壓條苗,在壓條過程中母樹無法進行生產,且需要至少四年才能恢復產量,目前只有少數青心柑仔茶農仍使用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