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於金門。從一幢洋樓望向廈門海域,相片的中央可見「建功嶼」。村莊中其他的民宅多是閩南風格的合院,金門傳統建築以合院為主要型式,通常由一「落」搭配數個「櫸頭」,「落」指的是正屋,「櫸頭」指的則是房間,由合院的規模可推測該戶住家的人數、經濟水平。相片中可見許多合院,有單間正屋,亦有規模較大的合院,如相片左側合院即是由一座正屋以及四間房舍,是為「一落四櫸頭」。薛培德牧師從一幢洋樓上拍攝,洋樓多為金門本地居民到南洋等地經商致富,而後衣錦還鄉者所蓋的洋樓建築。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