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不同沖泡方式對綠茶鉀離子溶出率之影響

茶葉中的鉀含量約1.2~2.0%,易溶於水,坊間常聽到有人提及,茶葉泡太久會釋放過多的鉀離子,為了進一步了解沖泡方式對茶湯中鉀離子含量之影響,本文沖泡方式(冷泡和熱泡)及沖泡次數(第1~3泡)探討茶湯中鉀離子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

隨著冷泡時間增加,第一泡茶湯的鉀含量有增加的趨勢,而熱泡5分鐘第一泡茶湯的鉀含量較冷泡低,僅有冷泡4小時的58%,熱水雖然會促進其溶出速率,但因為浸泡時間較短,所以溶出率較低。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鉀含量都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含量僅有第一泡的50%,甚至更低。就三泡茶湯總和而言,冷泡2小時、4小時和熱泡5分鐘分別已溶出全量的87.1%、88.2%和70.3%。因此,茶葉泡太久會釋放過多的鉀離子,應僅限於第一泡或第二泡,到第三泡甚至第四泡時茶葉中的鉀含量只剩初始含量的20-40%,即使浸泡時間再久,茶湯中的含量亦有限。

  茶葉是可以反覆進行沖泡,因此茶湯中的可溶性成分的多寡,會受到沖泡次數的影響。以本試驗茶乾的絕對含量來看, 10公克茶乾的鉀含量為154毫克,和我們每天從蔬菜水果中所攝取的鉀含量相比,含量並不算高。在美國「2015-2020飲食指南」中有提及不同年齡層之食物鉀離子足夠攝取量(AI),健康的成人其每日鉀的足夠攝取量為4700毫克。但是,對於腎功能不全,老年人或使用利尿劑等患者,則須謹慎估算飲食中鉀含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戴佳如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1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