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6年(民國105年)刊載於茶業研究彙報35卷,由鄭混元、范宏傑、余錦安發表的「不同葉形永康山茶芽葉性狀、化學成分及製茶品質之研究」論文。
本試驗研究係以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搜集的永康山茶為試驗材料,進行不同葉形的芽葉性狀、葉色、製茶品質、化學成分及礦物元素含量分析,綜合各項特性以作為育種選拔及開發與利用之參考依據。
試驗結果顯示,永康山茶披針形與橢圓形大多數芽葉性狀達顯著差異,百芽重及葉片綠色值 (SPAD) 以披針形顯著大於橢圓形,紅芽與綠芽披針形之各項性狀差異不大。綠茶及包種茶葉綠素含量,以綠芽披針形高於紅芽披針形及橢圓形,紅茶則未達顯著的差異。橢圓形及綠芽披針形適製包種茶,紅芽及綠芽披針形則適製紅茶,不論葉形皆適製綠茶。不同葉形的包種茶化學成分的差異大於綠茶及紅茶。大部分礦物元素含量尚處於適宜範圍,並未出現極端值。
本試驗材料雖然來源為同一族群,但各單株葉形及葉色差異大。因此,不同葉形芽葉性狀有顯著差異,製成各種茶類,其製茶品質因葉形及葉色的差異並無相同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