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4年(民國103年)刊載於茶業研究彙報33卷,由劉書維、石正中共同發表的「茶葉再製酒製備之研究」論文。
米酒主要揮發性物質中以正丙醇、異戊醇、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及苯乙醇為主,挑選香氣物質含量最高的‘臺中秈10號’(TC-10) 米為茶酒基酒的原料。將不同形式的茶葉經不同浸泡時間與澄清及過濾處理,發現以浸泡時間達40天之澄清葉片酒,及浸泡20天的過濾茶粉酒,在色澤官能品評上有最佳的表現。茶酒揮發性物質會隨著浸泡時間增加而增加其含量,且以浸泡50天及60天並經澄清處理後的葉片酒有最佳的消費者接受程度。
茶粉酒中兒茶素含量及咖啡因含量較葉片酒高,但隨著浸泡時間增加兒茶素會逐漸減少,而咖啡因則會因浸泡時間增加而增加,經官能品評後得知,隨著浸泡時間增加會使茶酒苦味提升,但可經過濾及澄清處理來降低茶酒的苦味,其中又以澄清處理的效果較佳。經由以上實驗成果結合官能品評後選擇出以‘臺中秈10號’米做為基酒,以茶葉片方式浸泡50天後,以糯米粉澄清之茶酒為較佳茶酒加工方法。
研究者認為若將臺灣人喜歡品茶的特點與普及的米酒做結合,以茶葉香氣配合高品質的米酒製成的茶葉再製酒,應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