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4年(民國103年)刊載於茶業研究彙報33卷,由林振榮、鍾智昕與邱明賜共同發表的「應用X-ray樹輪密度圖譜技術解析茶樹的樹輪特徵值及樹齡」論文。
本研究應用X-ray樹輪密度圖譜技術測定1987年(民國76年)栽植於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 (新北市石碇區) 之臺茶12號的樹輪特徵值及樹齡,結果發現茶樹的平均樹輪寬度1.48 mm、樹輪密度735.4 Kg‧m-3,平均樹齡為24.5年,茶樹的樹齡可藉由x-ray樹輪密度圖譜解析。
茶樹經過移除樹冠的強度修剪後,當年的樹輪寬度及晚材率 (指晚材在一個生長輪中所占的比例) 會降低,並持續3年 (連續3個樹輪),之後,可促進樹木的生長 (樹輪寬度);而樹輪密度及一個樹輪內的密度差異值 (最高及最低密度的差異) 在樹木經過移除樹冠的強度修剪後,第2年會降至最低,之後樹輪密度及密度差異值會增加。最後1年 (第25個樹輪) 時,樹木生長及活力衰退,樹輪寬度、樹輪密度、晚材率、一個樹輪內的密度差異值皆突然下降。
雖然以上茶樹的樹輪特徵值及解析樹齡技術等資料可以提供茶樹栽培管理資訊參考,但樹木的生長常受到不同生育地的環境、氣候及樹木管理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使樹齡的判定受到限制並且面臨判斷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