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3年(民國102年)刊載於茶業研究彙報32卷,由曾信光、陳加鐘與陳柏安共同發表的「性費洛蒙交配干擾劑防治茶樹捲葉蛾之探討」論文。
本試驗之研究目的在探討性費洛蒙交配干擾劑迷惑效果及其應用時效,以減少人力成本與茶園農藥用量,並保障消費者安全。
試驗利用載體 (TPE:DOP:Pheromone=97.9:1.6:0.5) 及合成性費洛蒙 ((Z)-9-tetradecenyl acetate:(Z)-11-tetradecenyl acetate:(E)-11-tetradecenyl acetate:10-methyldodecyl acetate=63:31:4:2,每條性費洛蒙交配干擾劑含合成性費洛蒙之總重量為85mg),來探討高密度 (每隔5公尺) 及低密度 (10公尺) 設置,對二茶區 (桃園楊梅及新竹關西) 茶姬捲葉蛾及茶捲葉蛾之誘引抑制效果進行田間干擾試驗。
試驗結果顯示,性費洛蒙交配干擾劑在兩茶園皆能有效抑制茶姬捲葉蛾及茶捲葉蛾數量;由迴歸方程式顯示,茶姬捲葉蛾的族群數於600隻以下時,高密度設置的誘引抑制效果優於較低密度,但當族群量高於600隻後誘引抑制效果則漸達到飽和,兩密度間差則不顯著;茶捲葉蛾的誘引抑制能力同樣是在高密度的設置效果較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