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3年(民國102年)刊載於茶業研究彙報32卷,由郭芷君、陳國任發表的「利用冷凍切菁製程提高茶葉萃取率之研究」論文。
臺灣飲料茶銷量極佳,年需求量近2萬公噸,飲料用茶葉極具市場前瞻性,本試驗將綠茶及包種茶利用切菁及冷凍處理,以熱泡或冷泡法進行萃取,與傳統製程茶葉比較茶湯之可溶分、總游離胺基酸、咖啡因和兒茶素萃取量,其目的為使茶葉於沖泡時可短時間釋出茶葉內容物,提高萃取率以降低成本,同時能保有臺灣茶高品質之香氣滋味,便能達到低成本、高品質之臺灣在地飲料茶。
試驗結果顯示,切菁及冷凍處理皆可有效提高綠茶及包種茶茶湯化學成分萃取率,且熱泡較冷泡萃取顯著,經切菁後冷凍處理之熱泡茶湯可獲得較高之萃取率,且感官品評較佳,滋味強且香氣揚;切菁處理對冷泡茶湯之萃取率則以包種茶效果為佳,冷凍處理則可使未切菁之包種茶其冷泡茶湯化學成分萃取量達到與切菁相當,感官品評亦佳,故冷泡包種茶若欲兼具風味及高萃取率,則可考慮冷凍處理。
本研究之「切菁」為茶葉在製程中進行切碎 (亦稱碎形) 處理,破壞細胞壁,增加茶葉表面積。而將茶葉冷凍使其內形成冰晶,使細胞脹大破裂,達到破壁效果,切菁及冷凍處理法均有利茶葉內含物質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