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嘉義大學農藝學系陳彥安碩士論文,題目為不同季節與光照條件對臺茶20號茶芽生長與茶葉品質之影響,指導教授是黃文理博士。
本試驗選取茶改場於2004年(民國93年)時以2022品系為母本與青心烏龍為父本雜交選育出適應性廣、生長勢強且茶葉品質優良之臺茶20號(迎香)為材料,比較南投竹山地區中等海拔(約800m)、日照時數有顯著差異之兩處茶園,在不同產季下茶葉品質之影響。
試驗結果顯示以官能品評總分為指標,在海拔高度800m茶園中,以冬茶分數82.5分最高、夏茶78.444分次之,春茶和秋茶分數較低,除可能與品種特性有關外,也可能與本試驗期間之氣候因素有關。比較四個産季之茶芽化學成分,結果顯示茶葉品質總分較高的冬茶與夏茶的咖啡因與總兒茶素含量明顯低於品質分數較低的春茶與秋茶,本論文臺茶20號不同產季茶葉發酵程度略有不同,不過大致都在20-25%發酵程度間,推測咖啡因與總兒茶素總量對輕發酵的高山烏龍茶品質有較為不利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