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葉採收記事-室內靜置

       圖為凍頂烏龍茶區(指南投縣鹿谷鄉鳳凰村、永隆村、彰雅村)之採收製茶狀態,相較於傳統笳笠層架近年來改建之家庭工廠(茶間)也開始引進金屬層架,攤放空間大,抽取方便,相對省力。       傳統曬菁場日光萎凋後的茶菁需依賴二人以上搬運至室內,改建後的茶間能直接從二樓曬菁場透過萎凋葉輸送口進入室內,對於製茶師老齡化是一大福音,省去許多勞力工作。
       每年的春冬二季是烏龍茶產區最為熱鬧的季節,通常中低海拔一年可採收5-6季、高海拔2-4季,因近年來人工銳減導致機械化或是放棄採收夏、秋茶的機率增加。因缺工問題許多以手採茶為主的茶區逐漸以機械取代,尤其為高山茶區因載運採茶工及搶工因素,開始逐漸改由採茶工班或機械採收。
       中海拔如鹿谷地區則因茶葉種植地往高山地區移後,當地採收裝況反而保留「放伴」的採茶工習俗,以工換工的方式確保各家茶葉品質,由茶農掌控採收品質,而非以採茶班工頭為主導的採收模式。製茶流程則保留家庭式工廠居多,缺少高山茶區機械化茶廠輔助以茶農經驗導向製茶,非常依賴製茶師專業技能。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培慈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2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