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擘畫桃圳—張令紀與桃園陂圳的修建

文章取自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之桃園文獻第9期「建州百年專刊」:桃園大圳是桃園的母親之河,通水近百年來將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河水源源不絕輸送上桃園臺地,補注乾涸的陂塘,澆灌了2萬3千公頃「看天田」,讓「三年二不收」成為歷史名詞,富裕了人民,繁榮了社會。

古川勝三先生於1989 年出版《愛臺灣的日本人:八田與一的生涯》一書,提及八田與一是桃園大圳的設計者,並在書中營造出相關場景後,經由八田技師長子八田晃夫先生認證,與日本土木學會頒贈「土木學會著作賞」,自此即成為普羅大眾與學術領域引述標的。

本文撰述內容,係以2019年10月出版《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百年誌》所揭載史料為主,桃園農田水利會更持有數目待統計的大正年間手繪百年地圖,此批地圖為今日桃園臺地陂塘形成的設計圖,為國寶級珍品,亟待研究者能予以解讀,並還原桃園大圳部分歷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煒舒
  • 創作者
    林煒舒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20/03/31
  • ISBN
    2414-77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