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曙光期刊:55期

文化部長龍應台台東村落行腳文化部目前針對全臺灣的7835個村落,推出7835泥土計畫,期望在過往經營的社區營造上面再進階,更深入偏鄉、離島,甚至當時資源並沒有覆蓋到的地方;文化部長龍應台11月18、19日兩天,專程到臺東,走訪南迴線金峰鄉和東海岸東河鄉村落及創作工坊、藝術聚落,希望找尋豐沛的草根文化活力及與國際接軌的可能性。龍部長親切的與在工坊diy的民眾寒喧龍部長18日上午在嘉蘭村訪問到一位育有兩名兒女的原住民母親,了解她們沒聽過音樂會、沒看過畫展,就連一場兒童戲劇也沒看過,當時,她感受到:文化部要做的事還很多;比方說,附屬於文化部的歷史博物館、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美術館,都有行動列車可以巡迴全國,把展品與文物送到鄉鎮村里展出,當然,這樣也許還不夠,龍部長允諾:將再思考、再進行討論,希望讓嘉蘭村或其他村落長大的孩子,所得到的文化滋養跟美學的培養,機會不要太少於城市裡頭的孩子。18日入夜前,奔波一天的龍部長抵達位於東河鄉的「也什在都蘭」-玻璃創意藝術家王金地先生的創作環境,坐下來喝一杯茶,龍部長提及一路上拜訪的畫家江賢二住居、藝術聚落「寶抱鼓」以及「也什在都蘭」等地方,特別是「也什在都蘭」這樣一個環境,是很典型的目前文化部正在推廣的微型文創,這些都讓她覺得:台東一方面非常的底層、.非常的草根,可是它另一方面又有北部來的精英文化進入,可那種進入呢,是很泥土化的結合,所以,龍部長覺得臺東的發展潛力十足;龍部長說:她在尋找臺東會不會有一個已經有潛力的藝術村,透過文化部的協助,可以跟國際接軌,尤其是來自民間的公益平台基金會、臺灣好基金會及其他力量也已經進入台東,這些外界的力量如何轉化成一種觸媒,讓這裡的本土文化既在地又可與國際接軌。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文化部長龍應台台東村落行腳
  • 地點名稱
    都蘭/東河
  • 緯度
    22.8723/22.97
  • 經度
    121.227/121.30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