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曙光期刊:40期

沖繩來臺文化交流遇故人文許家綺繩宜野灣文化協會受臺東生活美學館之邀到臺東參加馬卡巴嗨的演出活動,也藉此完成來臺悼念前會長與那原一留下的詩碑。回到十年前,與那原一擔任會長期間來臺東參加都蘭山藝術節及南島文化節,將琉球的三味線和沖繩舞蹈帶來臺東交流,這兩年來臺東生活美學館也和沖繩陸續有音樂、美術和人權文化的交流,藉由藝術加深雙方之間的情感。期待見一面被譽為臺東縣榮譽縣民的與那原一會長在三年前過世,他生前親自用毛筆為臺東寫成一首詩,詩名為「臺東讚頌」,內文是:「麗日祥雲臺東縣,都蘭山上曙光紅。滿目滄波復浩然,眼前絕景向誰傳。」目前這首詩刻在都蘭山碑林步道(臺11線151.5K益豐農場入口進入),大石頭上,團員們非常期待能抽空到與那原一前會長寫的詩碑前感懷他。宜野灣文化協會會長重田照吉感謝林永發館長這次邀請來臺東參加馬卡巴嗨表演,也順道完成團員心願,以緬懷前會長與那原一對於臺東和沖繩交流的貢獻。在會長重田照吉、主任米須美枝子代表致詞時,團員不禁潸然淚下,帶領團員默禱一分鐘,場面感人,團員們還是打起精神,迅速就定位,開始簡單隆重的傳統舞蹈和三味線演奏,在與那原一的詩碑前演出,精神同在,彷彿回到過去與那原一會長在臺的情景。三味線和沖繩舞蹈這次宜野灣文化協會來臺表演的樂器主要以三味線居多,搭配太鼓、古箏、拍板,而沖繩的「三味線」大約起源於15世紀左右中國的「三弦」,傳到當時的琉球王國,也就是現在的沖繩,經過當地生活方式在祭典和娛樂的文化中,而形成沖繩特色的「三味線」。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沖繩來臺文化交流遇故人文許家綺
  • 地點名稱
    都蘭/東和/東和/白河
  • 緯度
    22.8723/23.6849/24.3392/23.3488
  • 經度
    121.227/120.571/120.875/120.41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