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曙光期刊:31期

現代蔡倫手造紙藝玩研習後記文◎黃菁華起初看著安慶名老師不疾不徐的示範手工漉紙動作,以為手抄紙不過是幾個搖晃紙漿的動作,等輪到自己時,才體悟到老師的怡然,邊解說邊流暢熟練的抄出表面均平、厚薄一致的紙型,絕非一蹴可及。11月20、21日兩天的「現代蔡倫種子教師」研習,讓我有機會接觸日本沖繩傳統造紙工藝,體驗從塵取、打漿、抄紙到乾燥等實作,並深刻感受安慶名清大師對手造紙工藝的各個細節的留心、各個步驟的堅持,對工具規格的嚴謹要求。衷心感謝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這場中日紙藝交流知性的藝術之旅活動,感動滿盈、收穫滿盈!第一次體驗手抄紙,握著可製成兩張明信片大小的抄紙架,嘗試將紙漿自抄紙船中撈起,擔心自己的手搖晃不出像安慶名老師一樣:左右前後均平移動的韻律;目視著絹網上逐漸凝聚成型的漉紙,期待的手造紙在老師細心、不厭其煩的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指導下順利完成。在互相觀摩學員的抄紙過程中,有漉好的紙在倒扣離抄紙架時,因操作失誤紙型不完整,只見安慶名老師俐落的將紙張自紙床板上取下、放回紙漿槽中攪散,沒有煩躁不耐的表情,所有過程對大家都是一種學習,即便是失誤,也學習到未來如何處理問題的寶貴經驗。完成明信片抄紙,觀摩並聆聽老師解說樹皮加蘇打水(可以萃取浸泡過灰燼的水替代)煮熟軟化,及後續水洗的過程,進入塵取實作步驟。每個學員拿取一捆熟軟的樹皮泡在水裡,睜大眼睛仔細挑出雜質,如果挑到含雜質多的樹皮似乎很幸運,因為有了更多手做的實務。完成塵取動作,來自埔里紙廠的花崗岩板及遠渡重洋自日本來臺東的十枝木槌,終於派上用場了。老師示範兩手握著木槌,節奏的敲打約莫持續十分鐘後,樹皮即化作綿密纖細的紙漿團。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現代蔡倫手造紙藝玩研習後記文◎黃菁華
  • 地點名稱
    埔里/埔里/清大/白河
  • 緯度
    23.9712/23.9649/24.7965/23.3488
  • 經度
    120.948/120.97/120.997/120.41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