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2018金廈通水」為《誰跟你都臺灣人?這個地方或許與你有不同的答案》創作過程中作為金門的臺灣認同議題素材之一,用以輔助解釋影片劇情,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穿插呈現。
小三通政策通過後,金門與中國沿海城市的往來越來越頻繁。從1995年至2018年間,金門從常態性缺水的狀況,到實現福建向金門供水並持續至今,這個由晉江龍湖取水泵站、陸地輸水管道和跨海輸水管道三部分組成,線路總長約28公里的工程,過程中歷經五個階段:溝通交流、達成共識、技術深化、雙方商談、動工到完成,總共花費了23年的時間,達成包含供水水源、水量、水質標準、合作方式、購水契約期限等多項共識,用以解決金門發展用水不足之問題,最終在2018年成功金廈通水,兩岸共飲一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