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黑耶穌像」為《臺北市的:小菲律賓》創作過程中所蒐集關於中山北路「小菲律賓街區」在地特色及其背後文化意涵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導覽中以動畫影像穿插呈現。
黑耶穌像的由來是曾經有一個在菲律賓的傳說:「有一艘西班牙人的船,他們要載一個耶穌像,從墨西哥前往菲律賓本土。在海上運送過程中那艘船發生了大火,在大火中很多東西都被燒掉了,只有一個耶穌像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但身體卻被燒成黑色。」對很多人來說,這是耶穌展現神蹟很重要的一個象徵,所以黑耶穌像就成為菲律賓信仰中很重要的一個代表;在菲律賓也有一個黑耶穌節,又稱黑面拿撒勒耶穌節,是菲律賓馬尼拉最重要的宗教節日,每年1月9日都會有數百萬民眾參加黑耶穌像從基里諾大看台到溪仔婆教堂的巡遊活動。這個黑耶穌節讓很多菲律賓人覺得,他們只要碰到黑耶穌像就會可以去除他們不好的運氣,或者是他們不好的疾病。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