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文山包種茶的製程與品質特性

       圖為文山包種茶的製程與品質特性,刊載於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七十週年紀念專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編印。
  文山包種茶屬於部分發酵茶,茶菁手採標準為一心一到二葉及對口芽二到三葉,採摘後的茶菁,需經過日光萎凋、室內靜置與攪拌等程序後,再進行炒菁、揉捻、解塊等流程,最後進行乾燥,依此製程所製成的茶葉即為文山包種茶。文山包種茶主要產於臺灣北部山區,以新北市坪林、石碇、新店所產最負盛名。文山包種茶的茶葉外觀呈條索狀,色澤翠綠,茶湯水色蜜綠鮮艷,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活性。文山包種茶著重香氣,香氣愈濃郁品質愈高即。適製文山包種茶的茶樹品種以青心烏龍、臺茶十二號(金萱)及臺茶十三號(翠玉)等品種為主。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七十週年紀念專刊
  • 撰寫者
    黃玉如
  •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6/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