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光復後,政府為復興發展臺灣茶產業,陸續出版了一系列茶業叢書,「烏龍茶及包種茶製造學」即為其中一本。「烏龍茶及包種茶製造學」於1956年(民國45年)8月出版,作者為林馥泉先生,封面由書法家于右任先生題字(時任監察院院長),
內容總共分3篇,第一篇為總論,將烏龍茶及包種茶之茶史、特性、以及產銷發展情形作一梗概論述,使相關業者對此特色茶葉先有概括認識;第二篇專論臺灣烏龍茶及包種茶之製造方法,亦為本書重心所在,內容偏重製茶之實際,並依據試驗與研究結果,說明如何導致烏龍茶與包種茶完全進入機械製造之階段;第三篇則論福建武夷岩茶與安溪鐵觀音茶之製造,資料為作者過去於福建茶區實地參加茶葉產製工作調查所得。
作者編著此書原作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茶業傳習所學生之教材使用,當時臺灣烏龍茶之製茶品質仍不及福建烏龍茶,而經過多年之技術改良及輔導之後,如今臺灣烏龍茶之品質大幅提升,開創屬於臺灣烏龍茶之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