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9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暗點:社大辦學的暗黑經驗與對話辯證

  2019年對台灣社區大學的參與者而言,是一個十分嶄新的開始。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將每年舉辦一次,具有串聯社大、共同對社會發聲之功能的「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1999年為第一屆社區,活動地點在新竹市,主題為「落實高教於地方,迎接社區大學的新時代」)這項活動傳統,轉為與「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相互搭配,在單、雙數年份交替舉行。社大學術研討會的功能是「發展論述,用屬於『社大』自己的詞彙來指認社大在當代社會中存在的意義」,全國研討會則著重在「呈現社大影響力、擴大社大與社會的連結」。

  2019年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為此社大發展策略下的首次嘗試,該研討會主題為「社會重建與在地實踐—社大教與學的視野與方法」。本文為分場論壇「暗點:社大辦學的暗黑經驗與對話辯證」引言稿,作者為苗栗社大主任戴文祥。戴為該場論壇主持人,其他引言人有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助理教授陳君山、林口社大、科學城社大、新營社大,以及北門社大2.0的講師鄭文德。

  戴文祥提到,在社大辦學的過程中,有許多「受挫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在建制化的評核下,往往被視為「社大辦學者的缺失或無能」,以至於辦學者們無法就所遇到的困境、原因,以及身處其中的感受等做真誠的討論,使得這些挫敗經驗難以成為「建設性的挫敗」;他認為應該創造一個不涉評判、成員願意相互支持的對話情境來讓這些受挫經驗有機會被看見及討論,而這場論壇就是一次嘗試,討論的議題包括政府對社大評鑑中的「行政濫權」、當社大站上抗爭前線、社大教師的聘用制度、社大搬家問題、教師在課堂上的受挫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君頤
  • 創作者
    戴文祥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