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的執行長林孝信為該年的社大全國研討會議程規劃了五大主軸,分別是原住民運動、勞工運動、農村、非營利組織、災區重建;其中,社大與農村、社大與原運,後來衍生出了「農村型社大」及「部落社大」的推動工作。在2000年初期,社大運動也實際醞釀出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開設辦法以及補助、輔導的相關措施,而國內第一所原住民部落社大—南島社大,更於2001年10月23日成立,該團隊至今仍持續開設振興族群產業的課程,以及推行回復傳統領域的部落主權運動與東海岸航海文化重建。這些皆為目前台灣的「部落大學」系統奠定了運作的基礎。
本文件為成立「原住民部落大學籌備小組」的工作企畫書,為現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秘書長金惠雯所擬定,內容提到小組有五項任務:
(一)蒐集部落教室與部落大學資訊,掌握原住民部落教育之現況,藉以評估未來部落大學設置地點。
(二)舉辦部落大學理念探討織工作坊,意在組織可能參與籌設各地部落大學之文化工作者。
(三)協助各地成立「部落大學籌備推動委員會」,陪伴其拜訪部落、舉辦座談會。
(四)培訓部落大學相關師資與行政人員,希望能在部落內部產生「可以運用部落原有的生態智慧與運作機制來進行傳統文化與知識建構之教育者」。
(五)依循各族群的文化傳統與背景,協助統整並編製相關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