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刊載於臺灣省農業試驗所魚池茶業試驗分所民國五十年年報,紅茶製造試驗項目之一,由朱湧岳先生執行之題目為「阿薩姆紅茶改良法製造試驗」之報告。
本年度為第2年試驗,試驗設計為茶菁萎凋程度分為不萎凋、中萎凋(60%)、重萎凋(45%),發酵葉攤入乾燥機厚度分為每平方公尺2、3、4公斤,乾燥機溫度從上面第二段提高溫度10℃(推測使用伊達式烘乾機)共18組處理。
試驗結果形狀色澤部分以重萎凋為優,無萎凋最劣,同一萎凋程度處理別均無差異;水色部分,各萎凋程度發酵葉攤入乾燥機時,以4公斤處理者較濃厚,3公斤者次之,2公斤者稍薄;香氣及滋味就茶菁萎凋程度而言,重萎凋比中萎凋及不萎凋優良,就乾燥時攤放厚度而言,每平方公尺2公斤處理滋味良好且有活力,3公斤次之,4公斤最差,香氣亦以2公斤處理最為良好,4公斤處理者即差,趨於平淡;葉底以攤放2公斤處理者較為鮮明而優良;乾燥時乾燥機內部上層普通送熱風與提高溫度10℃左右者,對品質結果差異不大,但上層加溫度處理對輕萎凋茶較為有利;茶菁情形以不萎凋、乾燥時攤厚、最薄者為2公斤之處理品質未達滿意,故應少於2公斤。試驗結果顯示以萎凋減重45%,每平方公尺攤放2公斤乾燥品質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