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自由主義風潮席捲下,台灣的環境、文化、城市、農村,乃至於個人行動力,無不在加速的退化與衰弱中。面對此一危急時刻,強調民間力量與公民行動的社區大學,有必要提出下一階段的行動方針:
在社區公民行動上
透過在地關懷與陪伴,建立社區大學與社區的夥伴關係,並且結合社會資源,培力社區,促成社大的永續發展,以及提升共同成長的機制和動力。
在文化公民行動上
強調文化意識的自覺與公共性,透過文化的社會實踐,催生文化公民社會,追求多元創造的文化力量,在多元差異的社會裡形成具反省力與創造力的「文化共同體」。
在環境公民行動上
我們深信有健康的環境,才有健康的個人;串聯全國社大公民行動,喚起全民對環境的覺醒,建立無毒家園。同時呼籲政府優先解決農業灌排分離、修改資源回收再利用法、完善國土規畫,永續福爾摩沙。
在城鄉公民行動上
農村是人類共同的資產。我們期待更多的城市社大投入農村社會文化價值的推動,進行農村與農村、農村與城市、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串連,建立具農村意識的對等交流網絡,真正達到「共唱城鄉交流曲」的目標。
在南方綠色運動上
回歸南方綠色運動的公民行動精神,建立政府、議會與NGO三大領域間的對話機制,透過市民專業力量與民間公益團體的有效參與和結合,防止政府機器的停滯與腐化,壯大社會進步的力量。
在千里步道全國串聯行動上
透過重建環境倫理的千里步道運動,啟動全國社大對土地的關懷,積極進行包括河川與山林守護、農村經濟、城鄉發展、海岸保護、文化資產......等議題的倡議與公民行動。以河為經,以山為緯,在我們生活的泥土上孕育出社區大學的生命共同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