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十六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大會宣言-在地創新與教育對話

社區大學作為台灣社會基層的公共平台,如何讓公共討論重回市民生活的重心,社大在辦學、課程發展、公共參與還有許多的挑戰與創新必須努力。

面對決定台灣社會未來方向的關鍵時期,對於若干重大課題的觀點以及推動策略,不斷地思考與尋找社區大學最佳的位置與施力點。

深化民主,探尋未來家園,實現在地創新

社區大學以所處的城市/農村在地化的議題為基礎,肩負傳承地方知識與在地生活哲學的社會功能,自我期許成為在地創新的文化知識庫。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強調在地孕育而出的人文創新精神,以「深化民主」為目的,開啟一種探索「未來家園」的民主生活實踐之路。希望在民主實踐中,透過集體學習,發展新經驗,創造理想的公民生活文化。

解放知識,堅持教改理想,進行教育對話

410教改20年之後,社區大學在解放知識的指引下,除了深度耕耘在地知識外,課程的多元發展、老中青的混齡教學經驗、開放學習的態度以及校務發展的公共性,已然形成台灣成人教育中的另類教育體系。

而今年適逢12年國教實施元年,社區大學除了應堅持己身的教育理想外,更呼籲教育當局應堅持教改理想。社區大學可以將累積的經驗回饋給12年國教,而教育當局更應跳脫陳舊框架,設法引進社大的經驗與資源,與全國各界共同面對推動12年國教的革新。

追求共識,提昇價值選擇,堅守公共使命

這一年,廣泛的公共議題正在檢驗公民社會的累積能量,在社區大學推動學習型城市、終身學習修法、食安與食育立法運動、社區經濟與社會創新探索、治水監督的過程當中,我們看到國家與市場力量不斷剝奪人民生活選擇權,因此必須重新思考國土規劃、新的城鄉關係與行動策略。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創作者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4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