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2015年(民國104年),位於彰化縣花壇鄉彰員路三段。白沙坑燈排遶境民俗,已有190幾年的悠久歷史,過去是花壇白沙坑地區的元宵節民俗活動,沒有燈排文化季之名。緣起於1999年(民國88年)在地文史工作者發起振興計畫,開始與花壇鄉文史同好一起舉辦迎花燈猜燈謎活動,推廣傳統迎花燈的民俗文化。
活動後獲得許多回響,爭取彰化文化局開始每年編列預算,元宵節來文德宮舉辦藝術文化推廣活動,戴官帽土地公、開台翰林故事、白沙坑迎花燈遶境,透過媒體慢慢傳播開來,廣為人知。2007年(民國96年)因為文化局經費被議員阻擋,透過彰化城觀處經費補助,由花壇鄉公所開始舉辦第一屆花壇白沙坑燈排文化季,迄今2020年已舉辦十五屆。
是年生肖豬年,開始將年歲生肖最為燈排的裝飾創意,約定成俗,每年生肖變成燈排意象。2008年(民國97年)在地文史工作者向文化局提報為無形文化資產登錄通過,花壇白沙坑迎花燈成為彰化縣第一個無形文化資產的民俗活動。因為文化底蘊豐富,深受彰化縣政府的重視,提升為縣級民俗文化重點指標活動,每年元宵節縣長、鄉長都會親臨主持點燈儀式,燈排遶境,人潮洶湧,熱鬧非凡。白沙坑燈排文化季成為推廣花壇鄉文化觀光的領頭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