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西門福德祠

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位於彰化縣彰化市中華路243號。於1985年(民國74年)公告為三級古蹟,現為縣定古蹟。西門福德祠興建時間欠缺史料記載,依據祠內懸掛清1781年(清乾隆46年)由西街信士所獻「福溢通濟」的匾額來判斷,建廟年代應早於此,位置就設於彰化刺竹城,西門城入口右側不遠處。

後來彰化發生林爽文、陳周全事件,竹城受損嚴重。事平之後,1809年(嘉慶14年)楊桂森知縣任內,乃有建築磚石城之議。1811(嘉慶16年)獲朝廷許可,由彰化各士紳總董捐獻,開始興建磚城,歷時四年工程,1815年(嘉慶20年)磚城峻工。1816年(嘉慶21年)福建巡撫王紹蘭奉命來台巡閱,在彰化城立「彰化縣城碑記」。此時西門福德祠位於西門城慶豐門入口右側。1848年(道光28年)彰化發生大地震,西門福德祠正殿受損,西街信士陳庇隔年捐資修建正殿。後來1881年(光緒7年)時由西門總理陳上流倡議,並邀請其宗親陳振聲、陳春煙及何秋華、余上論、吳漢等人重修西門福德祠,此次重修中將正殿增高,拜殿及廂廊則依舊制修復。

1905年(日治初期明治38年)彰化進行市區改正時,拆除城牆開闢道路,西門福德祠建築劃入範圍內,廟宇乃拆除遷移到新闢西門大通(現在中華路)重建,昭和時期都市計畫,三川殿被拆,事後乃在正殿前加件拜亭,形成今貌。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蔣敏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